2025年10月25日,2025级历史本新生40人由王守栋、冯旭民老师带队,参观考察了德州市博物馆及董子读书台、苏禄王墓、运河码头等历史古迹。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同学们深深认识到:德州因黄河而生而名,因运河而兴而盛。黄河、运河在德州交融,底蕴丰厚、波澜壮阔的黄河文化与兼容并蓄、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融,迸发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德州地处南运河与卫运河之间,扼运河之咽喉与要冲,成为贯通南北的枢纽,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运河名城”之美誉。这里是远古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这里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智圣东方朔、清代文坛宗匠田雯、三朝“阁老”卢荫溥的故乡,矗立着书法大师颜真卿的不朽之作;这里留下了董仲舒下帷讲学的足迹,董子读书台坐落于运河之畔,成为历代文人雅集之地,董子“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成为德州文脉的根基;这里长眠着一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友好使者——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剌,刻下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这里有驰名中外的德州扒鸡……这里的人民禀赋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灵气,传承着齐韵鲁风、燕魄赵魂的精华,厚德包容,崇尚气节。德风永续,文脉流长。
德州地处运河漕运的枢纽,运河沿岸码头林立,仓储丰厚,各类漕运官署衙门星罗棋布,盛极一时。昔日繁多的码头、河埠、临水石阶,就像是运河的牙齿,它们既是运河两岸商贸资源的消化先锋,也是运河民俗风情的信息载体;它们是外来者进入德州的门槛,也是历史上德州走向外面世界的出发地。它沿袭了德州崇文重德的文化主脉,又承载着运河开放包容的文化精髓,从而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德州运河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雄浑壮阔的黄河文化、钟灵毓秀的运河文化、淳朴敦厚的齐鲁文化和慷慨仗义的燕赵文化在此交融积淀,赋予了“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也成就了“大德之州、好运之河”的城市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