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古城
明清时期,德州古城布局严谨,街巷、市场、衙署、民居、寺庙、馆驿、学宫等错落有致。明代逐步形成了“九街八巷”、“二角”(喧哗角、二郎庙角)为中心的繁华的商业区。清代进一步发展,到清乾隆时,城内有街30,市2;城外有街29,市7,巷3,商号400余家,作坊200多家,店铺连门,商品琳琅满目。
(一)街巷稠密,市场星罗棋布
州城街巷稠密,以城而得名的有:南门外、吊桥、南门里、南门东、南门西、东门里、大西门里(建设街)、大西门外(剪子股街)、北门里(胜利街)、小西门外、小西门里、顺城、西关(桥口街)、小西关(河西小庄)、大东关、小东关、南关街等。以庙宇而得名有:大寺(德中街)、大寺后(花园后街)、马神庙、火神庙、财神庙、八仙庙(团结街)、二郎庙、城隍庙、西方庵、天齐庙街(步云街);还有皋里、皋外(玉皇阁)、礼拜寺胡同等。以官衙而得名有:户部后(平等街)、旧州署、县政府、法院前、卫署、东公廨、西公廨、状元府、税务、预备仓、仓廒、司令部、馆驿前街等。以兵营而得名有:大营、小营、南营、北营、校场口、新营街等。以集市而得名有:马市、线市、花市、羊市、枣市(解放大道南)、柴市、米市(太平街)、锅市、绸缎市、水市、米市、南市、北市、市场、大市(也叫军市、南关街)、小市(也叫民市、河西小庄)、当铺、盐店口、大、小竹竿巷、豆腐巷、广业、早市、集市、扛夫街、苇子场、兴隆街等。还有因“象形”而得名,如剪子股街,它原名叫大西门外街(今金谷园的西半部),是进京御道,由两条大道汇入此街(一条出大西门,一条出运河码头),在交叉口处有关帝庙一座,庙前为石坊,坊前有水井一眼,恰似“剪子股”,由此得名。街巷店铺林立,鳞次栉比。“五行八作”旗幡招展:脚行、船行、车行、店行、勤行等五行争辉;银、铁、木、瓦、裱、漆、织、酿等八作斗艳,盛极一时。
这些街巷最繁华的要数北厂街、桥口街、马市街、柴市街和竹竿巷等。北厂系漕运装卸码头之地;桥口系九省御路必经之路。两街靠近运河,便于南北各地货物流通。大运河上,各类船只往来穿梭,昼夜不息,有运粮漕船、进出京城的官船、南来北往的客船、货船,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小贩的叫卖声和船工的号子声此起彼伏。白天,河内帆樯如林;夜晚,河上灯火一片。马市街、柴市街是南关最繁华的商业区。街巷两旁茶棚酒肆,店铺栉比,幌子醒目,酒旗高挑。装卸车船的脚夫、南来北往的富商、临街叫卖的小贩、衙门差役及兵卒、过往的达官贵人、考取功名的文人学士、逛街游玩的豪绅名流等,摩肩接踵;有扛包的、拉车的,挑担的、骑驴的、跨马的、坐轿的、乘车的各色人等,熙熙攘攘。竹竿巷位于城西运河东岸。德州不产竹子,而明清时期德州的竹木加工业却很发达,这完全是受运河影响的。为优恤漕运官兵,明清两朝都允许漕船搭载一定数量的私货沿途贩卖,明初每船限带10石,后增至60石,清代增至150石。江南盛产竹木,价格低廉,因而江南漕船都载竹木沿着运河发卖,这就给德州提供了充足的竹器加工原料。于是小竹器铺纷纷涌现。清末民初,德州竹竿巷商户已达40余家,产品有水旱筛子、箩筐、筷子、竹帘、竹席、竹轿、鸟笼等。德州成为运河北段最大的竹器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另据王宪贞先生描述:德州古城横向大街五条,中轴线是南门内大街,从南门直通文庙前的奎星阁,北门向南止于塘子街(和平街)的丁字路口,东、西两门大街相通,南、北、东、西四门有瓮城、箭楼,南门瓮城上有关帝庙、三义庙、娘娘庙、钟亭和僧舍。城外护城河上架有吊桥。北门城楼内设北极庙,东门外护城河上有青龙桥,大西门外京杭大运河东岸有西房庵、河神庙、水馆驿、董子读书台、刘猛将军庙、九达天衢及各类码头。小西门没有箭楼,仅有城门,向南100丈有振河阁。城墙上有垛楼及马面(墙垛子),100丈一个卡房(戌舍),四角各有谯楼一座。东南角建提名塔(雁塔)。南门东是县、州、署、督粮道等官衙。靠东是平津馆,南门西是观音殿和双兴庵。南门正中线的第一个横向街的十字路口叫喧哗角,角东是德州监狱、狱神庙,明、清监察司、道廒、武库,角西路北是城隍庙,角北路东为永庆寺,路西为卢家大院。第二个横向街十字路口叫二郎庙角,二郎庙坐落于此,角东便是东门里,旧时叫营里,有状元府、北斗庙、郑公庙、天妃庙、大校场、小校场,角西便是天主教堂、卢德水故居、仓楼,大西门角(吕家街与和平街交汇处)向西路北是准提庵。第三个横街十字路口叫王家角,角北是燃灯佛庙,角南是华严庵。第四个横向街是李家角,东有英烈祠,西有步云宫,与吕家街北交汇处有东岳庙。第五条横向街是丁字角,也是学宫(文庙)所在地,角北是文庙中最高的建筑物奎星阁,与南门城口相对,在一个中轴线上。庙内有宋公祠、乡贤祠、名宦祠、董颜祠、节孝祠,棂星门、大成殿、金声玉振坊、文贤殿、集贤门、辟雍宫、先师门、左侧孔庙、右侧学宫等建筑群。再向西是八仙庙,小西门里向东是卫署衙门,衙前叫马道街,路南是晏公庙、江东庙、北三元宫、旗杆院。北门里路西是高真观,路东白衣堂。此外,还有牌坊六十余座,大小关帝庙三十余座,城外的玉皇阁、文武阁、马神庙、旱馆驿、山西会馆、火神庙、回龙庙、真武庙、龙王庙、八腊庙,城内星罗棋布的七大书院,八大园林,百年以上的老字号等等。
(二)官府署衙林立
明清时期,德州不仅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漕运码头,而且是重要的南北陆路交通枢纽,这里还是华北最大的官仓所在地。所以,朝廷非常重视,中央六部各司及山东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等,都派分司入驻德州,加之德州州署等各级衙门,城内官署林立。城内自明清以来所建的尉、州、卫、县、道、厂、监狱、监察署等大小衙门七十余处。
知州署是一州地方最高官府,也称州衙。元时称陵州署,在御河西岸,知州秦政建。明永乐九年(1411),知州何原利用旧料,由城西移建于城东南隅、南门内偏东繁华之处(今德州一中南)。知州署内设有知州大堂、吏目署、监狱;州署大堂之东依次为州同署、安德马驿、州马号;大堂之西为管粮州判署;其南为管河州判署。
明清时期,还有一些朝廷和省级驻德机构。如:山东布政使分司署、山东按察分司署、太仆寺分司署、都察院分司署等。太仆分司署在南关外旧马神庙,都察院分司署亦叫检察行宫,北察院在永庆寺以东,西察院在城隍庙以西。由于明朝布政司、按察司辖区大、权力重,于是从永乐年间开始,由布政司的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各分理一些府州县的钱粮,称为分守道;由按察司的副使、佥事各管理一些府州县的刑狱,称为分巡道。此外,还有督粮、兵备、驿传等道。各道主官统称道员、道台、观察。明清两代,设于德州的道台先后有武德道、武定道分司、济东道、督粮道等。
武德道署:明清德州武德道实则是兵备道,因管辖武定州和德州而得名。明正德七年(1512)山东布政司、按察司在德州设武德道,以防御刘六、刘七起义军。武德道署设于德州大西门内南侧,以按察司佥事任道台。刘六、刘七起义被镇压后,武德道却没有撤销。崇祯五年(1633)武德道移驻德州城隍庙西。康熙九年(1670),武德道改为济东道。七年后(1679)济东道移驻济南。
户部监督分司署:户部监督分司是户部驻德州、掌管漕粮仓务的官署,负责征收、储运山东、河南两省漕粮。明永乐十三年(1415)建于德州城北水次仓处,长官由户部主事、员外或郎中担任。一年一换,称为“监督”,亦称“部使”。正统十四年(1449)户部监督分司移至城内东南角;天顺五年(1461)改为户部管仓分司署。清康熙四年(1665)户部管仓分司被裁撤。
济南府兑粮公馆署:济南府兑粮公馆署在德州城北北厂街。明永乐十三年(1415),明朝户部在德州置水次仓及户部监督分司署,济南府因此也在德州建立了济南府兑粮公馆,就地征集所属各州县漕粮交户部监督分司入德州水次仓。
莱州府通判署:莱州府通判署在德州城内东南隅。通判是明清府级设立的重要官员,位列知府、同知之下,与府同知分掌粮盐,督捕、河工、水利等事务。德州所置莱州府通判署,已超出府级范围,属特别任命,管德州水次仓,除征管事务外,主要负责押运漕粮。清代卫所军丁输送漕粮必须由押运官随船督押监运,以约束运军,防止失窃、失火以及停滞等,押运官由莱州府通判担任。康熙年间被山东督粮道署取代。
山东督粮道署:山东督粮道署又称“粮道”,是清代掌管督理粮税、监收漕粮以及督押等事务的官署。康熙十八年(1679)设立,驻原莱州通判署,掌管监收山东有漕粮任务的府州县的漕粮或银两,存于督粮道库,交付漕运或暂贮。乾隆二十四年(1759)原临清仓归并德州仓,故督粮道库又称“临德仓”。光绪三十四年(1908)督粮道被裁撤。
漕运公馆署:明正德十年(1515)建于德州城西北。明清两代,德州漕运一直由德州卫军来承担,运送漕粮兼搭运商货,漕运公馆即德州卫军办理漕运事务的一个机构。
户部监兑分司署:明朝户部设于德州、运送赋粮的机构。明初漕运时,官府令交粮民户运至德州仓交军运。由于管理混乱,纷扰不断,明初户部在今德州北厂设户部监兑分司署。正统十四年(1449)移于城内。户部监兑分司长官为户部主事,称为“监兑”,亦称“部使”。万历年间(1571—1615),户部监兑分司被裁撤。
德州守御千户所:明初德州驻军。明代在各军事要地均设卫所,约1120名官兵为一所,长官称“千户”,正五品。洪武九年(1376)撤守御千户所,改设德州卫。
德州卫与德州左卫:德州卫设立于明洪武九年(1376),统领左、右、中、前、后、中左6个千户所,约6740人。其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属官有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镇抚(掌刑名)、知事(掌出纳文移)及千户、百户等。德州左卫设立于明永乐五年(1407),其规模、职秩均同于德州卫,统领左、右、中、前、后、中左6个千户所,约6740人。德州卫署与德州左卫署位于城北卫署街两侧。
守备署:明代,一方面在各地设卫所防卫屯田,与省都司、京师五军都督府构成归属体系,另一方面,五军都督府又向军事要地派出镇守一方的武臣,称为“镇守”。德州守备署在德州城西北。永乐年间,驻德州的“镇守”一般为都督府副长官,从一品。万历年间,守备署改为参将署。
德州营署:天启元年(1621),朝廷准德州设兵2000名,建德州营。分左、右二营,左营由参将统率,右营由游击统领。天启三年(1623)裁右营。崇祯六年(1633)德州营裁减兵额至1000名。清沿明制,光绪二十八年(1902),德州营被裁撤。
游击署:明隆庆元年(1567),在德州古城二郎庙西,选义勇武生分为两营,游击领一营,都司领一营。一驻济南,一驻德州,如德州一营调赴他处,则济南一营移驻德州,以备应援。
城守尉署:清顺治二年(1645),德州城始有满洲驻防兵,习称“满洲营”。设有城守尉署,驻城内文庙以东、东门里一带。城守尉是八旗兵防守专城的将领,正三品,总掌一城旗籍和城防事务,属官有防御、骁骑校、章京、笔帖式等。清顺治初年,德州驻防旗兵有300余名,雍正二年(1724)增兵160名,乾隆五十一年(1786),再增50名,至嘉庆十一年(1806),驻防德州城的满洲营官兵及其眷属共计2700人。八旗兵驻德州之初,属京都统辖,雍正九年(1731)归青州都统管辖。
德州营:德州营专指清代驻防德州的绿营兵。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后,德州即有绿营兵驻防,名为“德州营”或“绿营”,驻小西门内。德州营初受临清镇守管辖,顺治十七年(1660)改隶登州镇守,雍正元年(1723)又改隶兖州镇守。德州营统率长官为参将,其下有中军守备、千总、把总等。德州营有马步甲兵共600名,半战半守,战者多随时应调出征,守者则为守护德州城,并先后派驻陵县、德平、临邑、济阳、商河、济东等县城。光绪十三年(1887),尚存参将以下官员23员,马步兵414名,分防德州、四女寺、陵县、德平、临邑、恩县之河汛。
(三)民居错落有致
城内民居多隐于巷子之内,错落有致,很少有“打墙侵街”的现象。基本形式是:围栏式小院、四合院、青瓦青砖独院等。大户人家多居于城内,如程家大院、封家大院,李家大院、田家大院、谢家大院、卢家大院、罗家大院等。这些大院多为复合式四合院,多为三进深,也有五进深的,如卢家大院。民居建筑以土木构架为主体,屋顶式样以“硬山”居多,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室内设炕床取暖。在色调上,以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大门、影壁、屋脊等砖面上加若干雕饰。布局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在南北纵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厢房,即所谓“一正两厢”。正房的间数必须为奇数,而且明间宽于次间,房门开在明间,以突出中轴线。正房无论在尺度、用料或在装修的精度上都大于、优于其它房屋。大门一般不开在轴线上,而是开在 “八卦”的“巽”位或“坤”位,即东南角或西南角。门内建影壁,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有的影壁,绘有“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等字样或图画。院内通道多用砖或鹅卵石铺地,其余地方种树、栽花,非常别致。
(四)寺庙宫观遍布城厢
城内外自明清以来所建的寺、庙、观、阁、庵、祠、坛等六十余处。
佛寺:比较大的有城内的永庆寺、城西的慈氏寺(亦称银瓦寺)、东关的铁佛寺、南关的慧光寺、城东的兴龙寺、城南的崇兴寺、城东北的大觉寺、城东南的龙泉寺、白佛寺、抬头寺等。
道观:较大的有河西的清修观、城内的清源阁、大西门外的西方庵、小西门外的甘露庵、东门里的三元宫、大西门内的准提庵、南门西的双兴庵、仓楼东北的华严庵、北门内的高贞观等。
圣祠:文庙(供奉先师孔子)、崇圣祠(供奉孔子五代祖先)、明伦堂、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乡贤祠(供奉德州历代乡贤)、宋公祠(供奉德州乡贤宋性)、董颜祠(供奉董仲舒、颜真卿)、名宦祠(供奉德州历代名宦)。
神祠:自城北而南,分布着天后宫(供奉妈祖娘娘)、河神庙(供奉卫河龙王)、土地祠(供奉土地神)、城隍庙(供奉城隍)、关帝庙(供奉关公)、火神庙(供奉火神祝融)、龙王庙(供奉龙王),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八蜡庙(供奉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大王庙(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八仙庙(供奉八仙神位)、文武阁(供奉文昌帝君和武圣关公)、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财神庙(供奉财神)、廒神庙(供奉仓神)、云雨风雷神庙(供奉云雨风雷诸神)、旗纛庙(供奉旗神,位于城南校场)、三皇庙(供奉远古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刘猛将军庙(供奉虫王刘猛——传说中除虫害的保护神)、晏公庙(供奉晏子神位)、江东神庙(供奉江东神位)、北极庙(供奉北极大帝)、泰山行宫(供奉“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二郎庙(供奉二郎真君)、北斗庙(供奉北斗星君)、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先农坛(祭祀农神炎帝之所)、社稷坛(祭祀土神、谷神之所)、山川风云雷雨坛(祭祀山川风云雷诸神之所)、厉坛(祭祀孤魂野鬼之“无祀鬼神”之所)等。
(五)馆驿客栈旗幡招展
明清时期,德州地处进京官道和运河水路的交叉口,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供官差、商旅食宿的馆驿特别兴旺。这些馆驿包括官办的旱馆驿和水馆驿,商帮的会馆,个人经营的客栈等。
旱馆驿(安德马驿):始建于元代,位于城南马神庙 (现光明街小学)。洪武九年(1376)南迁至四牌楼东 (现前进街五中校址处)。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小门三楹,各有楹朕,黑漆金字。大门是小巧玲珑、非常别致的三间门房,叫“骑道二马殿”,能同时并行进出二匹马,主殿为砖木结构,进深十米,长十五米,正殿正中供奉“关帝圣君”,东、西各有六间厢房。院内有三棵大槐树,东西各设钟、鼓楼一坐。西厢房的南角门,可通西垮院。院子大约有40平方米,北房高大宽畅,叫“北禅堂”;南房叫“南禅堂”。两堂之间,紧贴西墙,建有坐西面东“串堂官厅”三楹,青砖台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乾隆《德州志》记载: “旱馆驿有走递马60匹,驴子7头,马夫35名,飞递马夫3名,兽医1名,抄牌2名,驿丞1名。年用白银1870余两。”光绪二十二年废弃。
水馆驿(安德水驿):明洪武九年(1376)与旱馆驿同年建,坐落于西门外“回龙坝”码头岸边。砖木结构,大门三楹,中间是高五尺的券门。院落中心是约30米高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坐西面东,与大门相对。清代水馆驿配员230名,年需工食、火廪粮银共计2400余两。因德州是运河漕运枢纽,因而水馆驿非常繁忙,有“金河玉枢”之称。清末衰落。
山西会馆:为晋商所建,位于大西门外运河东岸,三进院落,砖木结构、富丽堂煌,殿宇廊庑,雕梁画栋。前院正殿供奉“关帝圣君”,后院正中为戏台,对面是正堂五楹,东西为左右厢房,后为倒座,分别为议事厅、客栈及马厩。山西会馆大门外就是盐店口码头,船来货往,人来不断。
客栈:德州水陆要冲,有南来北往的客商、进京赶考的举子、云游四方的文人等,都在此落脚。城内外客栈数家,顺城街朱家“高升店”,大西门里苗家“连升店”、 南营街西首关家“悦来客栈”等,都是过去州城的老店。
三、德州古城名胜古迹
古州城历代名胜古迹众多。城内外寺、庙、观、阁、庵、祠、坛六十余座。明清以来所建的尉、州、卫、县、道、厂、馆驿、监察署等大小衙门七十余处。运河码头、仓廒、会馆等十余处,园亭、坊表、陵墓、楼阁、大院等三十余处。以下重点列举一二:
德州古城“靴子城”: 明清时期,德州古城坐落于运河东岸,因运河走向及地势的影响,城墙的走势也随之变化,因而古城形状并非与一般古城那样呈方形,而是大至象一个“靴子”,南为“靴筒”,北为“靴底”,“靴头”朝西。所以德州古城俗称“靴子城”。 德州砖城内实夯土,外砌青砖,城高3丈7尺,厚3丈。外周长10里180步,内周长9里13步,城内占地3721亩,城墙压地963亩。城外开护城河,环绕城墙。护城河深2丈,宽5丈。城门有四:东曰长乐门,西曰聚秀门,南曰朝阳门,北曰拱极门。因形似官靴,故称“靴子城”。城上有马道、垛口、女墙,四角建有谯楼,西城墙北段建振河阁一座,南城墙东段建雁塔一座,四门各建瓮城,城南有罗城一道,城北有十二连城拱卫,可谓固若金汤。正德五年(1510),河北流寇刘六、刘七率众进攻德州,受挫败退。
十二连城:又称“十二连营”,是明建文时期为保护运河官仓,在德州城以北修建的十二道城防堡垒。建文元年(1399),靖难之役爆发,朱棣率燕军大举进攻德州。为确保官仓的安全,明军主帅李景隆采纳了德州守将韩观建议,在城北筑垒。征调民夫与守城士卒数万余众,掘土筑城,在德州城北、运河以东筑起绵延十余里的“十二连营”——鲍家营、王家营、夏家营、肖家营、顾家营、何家营、瞿家营、白贺营、钱家营、哨马营、边家营、陈家营。建文二年(1400),燕军突破十二连城,获德州仓储官粮百余万石,实力大增。靖难之役后,十二连城逐渐废弃。
德州州署:州署,是德州知州的办公地点,是德州的行政中心。州署位于城东南隅,设有知州大堂、吏目署、监狱等。州署大堂以东依次为州同署、安德马驿、州马号;大堂以西为管粮州判署;大堂以南为管河州判署等。州署四周为朝廷、省级驻德机构,有山东布政使分司署、山东按察分司署、太仆寺分司署、都察院分司署、户部监督分司署、山东督粮道署、漕运公馆署、武德道署等。城内东南区域,衙署林立,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步废圮。
董子读书台:位于城西运河之畔,为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帏讲学、读书之所。董子读书台具体始建于何年不详,现见于典籍方志所记载的董子读书台,为明代复建。明正统六年(1441),德州知州韦景元崇文重教,修建学宫,掘出石碑一方,上刻“董子读书台”五字,“石如玉板,字若琅书”,是隋朝所立。于是韦景元在其故址复建起董子读书台。这说明董子读书台至少在隋朝已有。因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后人也称董子读书台为“繁露台”、“董子台”。 明成化九年(1473),知州王缙于读书台后营建祠堂八楹,将董仲舒与其他德州乡贤合祀,建立董子祠,又名 “聚贤祠”。 明弘治八年(1495),山东参政林先甫巡视德州,见董子祠简陋,拟将董仲舒与其他乡贤合祀,经山东巡抚批准,由济南府同知王从鼎招募工匠在学宫东侧营建专祀八楹,以专祀董子,又建前后厢房十二楹,并重筑了董子读书台,将原隋碑立于台下,并建亭予以保护。
明万历年间,董子祠曾一度倾覆。万历四十三年(1615),德州知州马明瑞将年久失修的读书台和董子祠一并移至西门外、古运河东岸的一块高地上,重建了董子读书台和董子祠,同时还修建了醇儒书院。院中除珍藏诸子百家的经书之外,还重点保存了董子的《春秋繁露》及部分相关著述。据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重建的董子读书台,走向为坐北向南,正门一间,占地约三亩,南半部为一院落,有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幽静肃穆,后半部为读书台,台基座高1丈5尺,有十二级台阶,边长约4丈5尺,正方形状,台四周砌有青砖花墙。台上正殿三间,楹面宽3丈6尺,进深1丈8尺,为砖木结构,灰瓦盖顶。前抱厦为卷棚式,庄重大气,檐柱4根,前后花棂门,精致灵巧。两山各有圆形窗一个,直径3尺。殿内供奉木制神龛,龛内木牌上镌刻有“董子读书台”5五字。正殿两侧各有小楼一座,为当年钟、鼓二楼。明孝宗时,为纪念董仲舒,在文庙东侧又修建董子祠。每年像“祭孔”一样,按时祭祀董子。
清代,董子读书台仍然是德州一大著名人文景观。康熙中,德州名士田霢修建“数帆亭”一座。数帆亭位于运河东岸的柳湖之畔,与董子读书台隔湖相望,德州文人雅集于此,登亭游览,遥望运河千帆争渡,近观董子台雄奇伟岸,有感而发,吟诗作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山东督粮道朱廷桢对董子读书台旁的醇儒书院重加修葺,又筑亭植柳,增加景观。读书台旁有一小湖,名“柳湖”,朱廷桢据此将醇儒书院改称“柳湖书院”。从此,董子读书台、董子祠、柳湖、柳湖书院、数帆亭等景观,错落有致,相互临映,古朴典雅,景色宜人,成为德州人文昌盛的标志。台祠西侧,运河蜿蜒,柳湖岸边,杨柳婆娑,南来北往的钦官巡按、文人墨客及赶考举子,经过德州无不到此游赏。
乾隆二十一年(1756),皇帝南巡,驻跸德州,乾隆帝在董子台写下《繁露台》诗一首:“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再次南巡,在德州又为董子读书台题诗:“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
苏禄王墓:位于城北二里许,是明代永乐年间入华朝贡病逝于德州的苏禄国王巴都葛叭哈剌的陵墓,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苏禄王墓是按大明“王礼”修建的。《明实录》记载,明成祖下旨“葬以王礼”。 以“王礼”安葬苏禄王,这就决定了王墓的基本形制。对此《温安家乘要录》记载:“前庙后墓,魂魄相依。庙在王墓前。正殿五楹,奉王画像,东西配殿各三楹。御制碑亭一座,仪门一间,大门三间,牌楼一座,翁仲马羊如其秩。”可见,苏禄王墓总体部局是按大明“王陵”的礼制设计:座北朝南、前殿后墓、中轴对称。沿南北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牌坊一座,牌坊以北是御碑楼,内陈御制苏禄国东王碑。过碑楼为神道,华表、石像生分列两侧。神道尽头为仪门一间。过仪门为享殿前门——祾恩门,大门共三间。进祾恩门是王墓的主殿——祾恩殿,为单檐歇山式,气势宏伟。殿中奉苏禄王画像,主殿两边是左右配殿,东西对称。很可惜,明代祾恩殿等建筑清代已倒塌,现在的陵恩殿是1985年复原重建的。祾恩殿后为墓冢,封土为圆式宝顶,现高为4.2米,直径为16.6米。墓前立墓碑一方,上书“故苏禄国恭定王墓”,落款为“大明永乐十五年十月初三日立”。
苏禄王安葬后,明成祖仍余悲未尽,于是下旨,刻石纪念,并亲书碑文。这就是御制苏禄国东王碑,是目前苏禄王墓最为珍贵的明代文物。御碑通高2.5米,宽1.1米。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碑额是篆刻碑名——御制苏禄国东王碑,中部镌刻楷书碑文,共18行577字。虽历经近六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字迹仍苍劲有力,依稀可辨。碑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明成祖对苏禄东王的钦佩与敬重,盛赞苏禄东王 “光荣被其家国,庆泽流于后人,名声昭于史册,永世而不磨”。最后指出“王虽薨逝,盖有不随死而亡者,诚大丈夫矣”。为了让后人看到苏禄东王的英容,明成祖特命宫中画师,绘制了苏禄东王肖像一幅,悬挂于祾恩殿中央,以供后人瞻仰。
苏禄王墓建成后,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历代政府、民间不断进行保护性修葺,特别是建国后,政府出资进行了数次保护性修缮与扩建,逐步建成了气魄宏伟、气氛肃穆、古朴典雅的苏禄王墓园。自明初以来,历代对苏禄王墓的祭奠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
德州学宫:德州学宫(文庙)与南门相对,坐落于城北,地处南北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中轴对称。自南而北分别为“擢英启秀”牌坊、棂星门、金声玉振坊、大成殿、集贤门、辟雍宫、文贤殿、明伦堂等。中轴线两侧分别为:魁星楼、名宦祠、齐圣祠、宋公祠、乡贤祠、董颜祠、节孝祠、儒学、书院等左右拱卫,建筑群庄严雄伟。大成殿在学宫建筑群中最为巍峨庄严,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殿内正中供奉先师孔子圣像,两侧有四配、十二哲侍立,庄严肃穆。
乾隆行宫:乾隆南巡,德州是必经之路。山东巡抚爱必达在德州城南,御码头以东为乾隆兴建了一座行宫(今华联商厦、人民公园一带)。乾隆二十一年(1757),行宫落成,宫殿气势宏伟,园林造景别致。因靠近恩泉井,又名“恩泉行宫”。 行宫的布局,基本上是按古代宫殿 “三朝五门”、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设计。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是正门、仪门、中门、左右便门、正殿、便殿、寝殿等。两侧是军机房、朝房、膳房、阿哥房等等。此外,还有佛堂和御花园。德州行宫规模略逊于承德行宫,但形制则完全具备。是乾隆南巡途中最为奢华的行宫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南巡到达德州,第一次驻跸德州行宫。乾隆看到行宫过于奢华,深为不满,写下了《德州行宫示山东大小吏》一诗,批评地方官吏先斩后奏、耗费资财的行为,警示各地官员,以此为戒,下不为例。但爱必达并没有因此被贬,不久反而高升。批评过后,乾隆皇帝也心安理得地住进了行宫。看来乾隆并不是真生气,只是摆摆“体恤百姓”的样子而已。四月十七,南巡返京时,再次驻跸德州行宫。后来乾隆历次南巡、东巡,来回都驻跸德州行宫。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等四次南巡,以及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三次东巡祭孔,来回都是驻跸德州行宫。乾隆以后,皇帝不再南巡,行宫也渐渐废弃,至民国时期,行宫已湮没无迹。
九达天衢牌坊:旧德州城内外衢坊林立,先后建有九达天衢坊、擢英启秀坊、燕南都会坊、齐鲁屏藩坊等牌坊56座,以九达天衢坊最为有名。明清时期,德州地处南方九省进京的咽喉要道,故有“九达天衢”的美誉。九达天衢牌坊就立于大西门外、运河东岸官道之上。牌坊高约8米,面宽约10米,4柱3孔。上部木斗拱和挑檐撑起的黄琉璃瓦盖顶映衬着朱红色的柱子,金碧辉煌,鲜艳夺目,显得十分壮观。下部为南北向4条青石基础,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在4根圆立柱两侧,各有对称的斜顶柱1根,每根斜顶柱的柱脚下各有一造型奇特的顶柱石兽。中跨横楣上有“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严嵩所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对“九达天衢”牌坊加以重修,“九达天衢”四字则由时任袁世凯下属的朱启钤(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后曾于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所书。民国以后,铁路修通,漕运渐停,“九达天衢”牌坊寂寞地树立在野草丛生的古驿道上,直到德州解放前被拆除。
振河阁:坐落在德州西城墙上,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振河阁为二层方形,砖木结构,斗拱重檐,筒瓦方攒尖顶,小巧玲珑,挺拔秀美。沿木梯可上阁顶,阁顶四周环廊,绕以木栏。站在廊上,眺望运河、古城、驿道,美景尽收眼帘。尤其是晨光微熹或艳阳夕照时分,城堞楼阁,古道驿马,大河桅樯,融为一体,成为古州城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雁塔:俗称题名塔,位于德州城东南城角上,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知州孙森所建。雁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约三十米。塔内砌石,镌德州名人名讳,故名题名塔。清康熙年间,为振文风,表彰前贤,户部侍郎田雯捐资重修,立题名碑,将德州历代进士刻于碑上。德州雁塔古朴玲珑,挺拔秀丽,稳重简洁,造型优美,塔身虽然不高,但建在古城墙之上,显得孤高挺拔,十里之外,便可望见。1950年,随着德州城墙的拆除,德州雁塔同时被拆除。
数帆亭:由清初著名诗人田霢所建,为六角歇山顶建筑,构思巧妙,精巧雅致,风格别致,是旧德州一大胜景。数帆亭位于运河东岸的柳湖之畔,与董子读书台隔水相望,德州文人雅集于此,登亭游览,遥望运河千帆争渡,近观董子台雄奇伟岸,有感而发,吟诗作赋。
玉皇阁:位于德州南门——朝阳门外,始建于明中期。玉皇阁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台座,高10米,长30米,宽20米;上层是阁楼,面阔5间20米,进深3间15米,歇山双檐9脊顶,黄琉璃筒瓦覆盖,供玉皇泥塑贴金像,左有金童,右有玉女,两旁是二十八宿天兵天将。基座以西,是一个方形院落,建有大门、二门、客厅、正殿。正殿面阔5间20米,进深4间15米,歇山单檐,琉璃筒瓦盖顶,内供太乙真人。正殿后有老君堂,供太上老君。1946年解放德州时,解放军从玉皇阁突破入城。1947年拆除。玉皇阁是旧德州的制高点,站在阁上北可俯瞰全城,炊烟渺渺;西可眺望运河,白帆点点。
城隍庙:位于旧州城南部偏西,占地1公颂,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庙门3间,上悬“城隍庙”匾额。庙内有砖木结构的两层戏楼1座,过戏楼通道有八角碑亭1座,碑亭两侧各有厢房5间和东西廊房。往北是正殿,建在高1米的砖石砌筑的凸形基座上,前廊正中悬挂一“不由人算”匾额。匾下镶一木制大算盘,楹柱上挂有对联一幅:“你真算计非凡,进一位,退一位,讵料满盘都是错;我却迷信不得,有几件,记几件,将来借帐总无差”。殿堂为单檐5脊顶,灰筒瓦覆盖,殿中供奉城隍爷坐像。正殿两翼各有耳庙一座,左供土地、右供财神。山门两侧有东西跨院各一,西跨院为三皇殿,供伏羲、神农、黄帝;东跨院为四合院,为守庙道士寝舍。1928年,德县县政府拆掉神像,将城隍庙辟为中山市场,招商设肆,大殿东建起容800座位的国民大戏院。1946年德州解放后,政府曾将教育馆、青年俱乐部、文教局先后设于此。
永庆寺:永庆寺位于旧德州城东南隅(今德州一中),占地1.34公顷,是德州最大的一座庙宇。据民国《德县志》记载:永庆寺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元代因战火被毁,明永乐十年(1412)复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主持和尚妙熙大师募捐扩建。永庆寺院落8进,房屋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筑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三圣殿、文昌阁、藏经楼、罗汉堂等。院中有御碑一座,系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南巡路经德州时亲笔写下的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汉白玉石碑——四面碑。另有大铁钟一口,高2米、底径1米,系元代遗物。1946年德州解放,僧众还俗,永庆寺为德州中学。
德州园林:德州园林文化与文化世家的崛起密切相关。明清时期,德州崇文尚学之风日盛,名卿大儒辈出,史称“人文飚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崇文尚学之风,促进了文化世家的崛起,如德州田氏、李氏、谢氏、程氏、封氏、罗氏等大族纷纷兴起,他们诗书传家,科甲蝉连,世代为官。他们凭借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和雄厚了经济实力建园修亭,雅集名流,交游论学。如程珤筑“静轩”,卢世榷修“尊水园”,程绍建“濯锦园”,李源修“见可园”,罗国士筑“罗朴园”,程泰建“东璧楼”,田雯有“山姜书屋”,李浃有“陶庵”,谢重辉立“杏村别墅”,李升有“古槐堂”,罗植筑“松雨楼”,卢见曾建“雅雨堂”,封大受立“柳舫”、田霢筑“数帆亭”等。其中以尊水园、濯锦园、见可园、罗朴园、山姜书屋等最为有名。
尊水园初建于明崇祯年间,是明崇祯御史、诗学大家卢世榷的书斋别墅,坐落于德州城西门内以北的城墙下(今新湖街道办事处吕家街西首),占地约3亩。别墅古朴典雅,庭院清幽。园内凿池引水,叠石为山,设计极其精巧,名曰“尊水园”。园内设有“杜亭”、“画扇斋”、“匿峰庵”、“涪轩”四景观。卢世榷曾与大文豪钱谦益携手尊水园,题诗于杜亭,一时传为佳话。
濯锦园又称程氏北园,为明末工部尚书程绍所建,坐落于德州城北,规模较大,气势宏伟,是名人书法荟萃的私家园林。园子坐北面南,门前左侧立有大字“濯锦园”的刻石。园门入口处有木石结构的迎面牌坊,名曰“启秀坊”;北行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名曰“咏俊亭”;亭后便是该园的主体建筑“眙燕堂”,属于砖木结构的三楹厅堂。堂后为“窥园”,取董子“三年不窥园”之意。园门、坊、亭、堂额上的擘窠大字,均为明南京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眙燕堂的厅内上悬“研洁笔精”横额,为明太仆、著名书法家临邑人邢侗所书。为取右军换鹅之事,又书“鹅群榭”三字,为著名书法家王铎所写。园内土阜起伏,辇石为山,峰峦洞壑;园中亭、榭、曲桥、水面四布;园后的假山,路绕峰回,飞梁高台,乔木映衬;极富江南园林的构景特点。同时,园子四周长松疏柳,芳草鲜美,百鸟鸣翠,又带有浓厚的山野韵味。乡贤文人雅集于此,唱和诗词,如清人张元的《重过濯锦园赠程后三》,最为有名。
见可园为清初进士李源所建,坐落于城西,坐北面南,占地10亩左右。园内建有“四清馆”一处,为文人墨客小憩之所,门楣上悬额为“青未了”三字,为清顺治三年(1646)聊城籍状元付以渐所书。康熙末年,李源之孙李庭灿,将曾祖李诚明在城东“拙政园”内所建“矩亭”移筑于“四清馆”前,并植树、种竹、艺花、觞咏其中。园内外有66棵古松,犹如群龙;园中曲径通幽,荷塘竹林叠翠生辉。清代著名诗人陈志,来德时写下了“德州数名胜,首屈见可园”的诗句,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曾游见可园,并绘画题诗《见可园六十六松歌》。
山姜书屋为康熙朝户部侍郎、著名诗人田雯的花园书斋。山姜书屋则是由尊水园而来,康熙二十一年(1682),卢氏后裔由乡贤谢重辉做中将这所园林院落,卖给田雯。田雯将其略加修缮,于当年移居于此,并易名“山姜书屋”,时人惯称“山姜别墅”。田雯为此写下了“草屋三间子美亭,先生醉卧不曾醒。空园竹柏多摇落,九点齐山未了青”的诗句。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月,康熙皇帝南巡途径德州,曾驻跸田氏 “山姜书屋”,亲书“寒绿堂”匾额赐给田雯,书唐人王维《白石滩》诗一首赐给田需,以示田氏兄弟的殊遇。
罗朴园为明崇祯监察御史罗国士的别墅花园,坐落于大西门内,占地10余亩。园内以莲池为中心,筑有“松雨楼(藏书楼)”、“印濂亭”、“戴墨亭”和“槐荫清”等景点。各景点皆环池而构,参差错落,自然呼应。时人评论道:“门垣不甚峻而曲,流水不甚激而清,土山不甚耸而旷,林木不甚繁而古,亭榭不甚侈而韵。”说明罗朴园不仅富有江南园林的特色,并带有浓厚的山野韵味。
除以上私家园林外,城内还有一处官署花园——澄碧园。澄碧园,又名清碧园,位于城内东南部。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占地约4亩,平面呈狭长型,东西窄而南北长,布局独具匠心,空间组合划分灵活而富有变化,曲折得宜,别具一格。园门朝西,园中有堂、轩、亭、榭诸建筑,间植槐、柳、柏、竹等各种花木,景色幽致。入园门至东西横廓为第一区,利用园西长廊和东西横廓以及园中浓绿老槐、垂柳、松柏和翠竹等,掩映后园景色,使人产生空间幽邃、深远之感。第二区内有“澄碧堂”、“化龙池”、“伊亭”等景,古朴典雅。由澄碧堂到伊亭的红桥三折,极尽空间转换之胜。亭西蜿蜒平岗,隔湖水遥相呼应,行止可观湖中斜阳及雁塔之影,引人入胜,兴味无穷。第三区便是“繁露堂”。筑有正房5间和东西厢房各3间。院中花墙一道,花墙中筑一“垂花门”,门楣上镶嵌着清嘉庆年间书画家钱咏所书“平津馆”三字,这里曾是嘉庆年间山东督粮道、著名藏书家孙星衍刊行《平津馆丛书》的所在地。整个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乾隆中期,山东督粮道曹锡宝曾游此园,作《澄碧园十二咏》一诗:分别以“笠瓢春晓”、“伊亭柳浪”、“长廊塔影”、“射圃槐荫”、“壑舟听雨”、“曲沼荷风”、“方桥蛙鼓”、“沧浪夕照”、“小艇渔竿”、“平台秋月”、“东篱花午”、“环峦积雪”等为题,描绘出澄碧园怡人的美景。
德州文人建园雅居之风,既是德州文化繁荣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了士大夫之间的交游,他们在园中讲经论道、吟诗作赋,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如清顺治初年,文坛领袖钱谦益自北京南还,携江南名媛柳如是来到德州,拜访德州名儒卢世榷,众人齐聚尊水园,在园中的“杜亭”题诗留念。钱谦益、柳如是题诗,众人相和,盛况空前。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多次来德州,居濯锦园东璧楼,与德州文人交游论学,成为文坛佳话。康熙朝诗坛盟主王士祯来到山姜书屋,与“三田”( 田雯、田需、田霢)论诗,诗情画意与园林艺术巧妙融为一体。
河道码头:大运河德州段河道是南运河的一部分。南运河又称御河,北起天津,南至临清,是隋代永济渠的一部分,宋元代称为御河,清代称为南运河。南运河德州段河道从武城四女寺到德城区第三店,全长45公里。沿河蜿蜒曲折,九曲回转,由南向北依次形成芦家圈、地南圈、东地三圈、堤西圈、花园圈、马家圈、杨家圈等“U”型河堤。从北厂经闸子到哨马营,也呈现出三大拐六小弯。沿河两岸,河堤壮阔,植被茂盛,榆槐葱郁,绿草萋萋,景色古朴清雅,具有浓郁的德州地方特色,是运河“申遗”的重要项目,系德州运河旅游开发的“龙骨”所在。
哨马营减河,开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了减轻运河水患,在德州城北运河东堤哨马营村一带修建闸口,开挖减河,东行5公里达陈公堤,至曹村入钩盘河故道,再东北行至吴桥县玉泉庄入老黄河(鬲津河),汇四女寺减河入海。嘉庆以后,逐渐淤塞。目前,闸口、河堤残存仍隐约可见。
月河,是大运河独特的弯道。南运河从今德州市天衢路以北,有一段向西北延伸、呈弯月状的河道,旧称“月河”。明清时期,月河对面就是繁华的桥口和西关,站在月河高地上,眺望运河“舳舻蔽水,辐辏舟舫,舟樯如林,百舸争流”的美景,不失为一大享受。文革期间,因为建文革桥,在这里取土,所以地势不再高耸。现在,月河已演变成一个普通的村庄,石德铁路运河桥由此穿越。
码头,多在运河东岸。明清时期,德州运河建有上码头(又称御码头,在今盐店口西,乾隆南巡御舟在此停泊)、北厂两处官码头和浮桥口、彭家船、白草洼、老君堂、第六屯、第三屯、徐家、北厂、桑园等10处私码头渡口。民国时期,随着南运河的停航,码头逐渐废弃,但其遗址仍倔强地屹立于运河之畔。德州码头既见证了德州曾经的繁荣,是旧德州一道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市井画卷。
廻龙坝,是运河减水坝。位于旧德州城小西门外,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德州知州孙森修建。德州运河弯若游龙,腾跃回转,为减轻运河河水对德州城垣的侵啮,孙森在小西门外修筑了廻龙坝,坝基为砖石所砌,形如廻龙,蔚为壮观。
漕仓遗址:北厂漕仓遗址(水次仓),是古代官仓所在地。德州仓储始于金代。金天会七年(1129)在今德州(今德城区北厂村附近)置将陵仓,储存漕粮。元至元三年(1266),改将陵仓为陵州仓。明永乐九年(1441)会通河疏浚后,明廷沿大运河设立了德州、临清、徐州、淮安四大水次仓。德州水次仓又称广积仓,是在旧陵州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由户部监督分司管辖,有粮仓80座,共800间。宣德五年(1430),增建为德州、常盈二仓,储存山东、河南两省漕粮。正统十四年(1449)德州水次仓移于德州城南门内。北厂仓遗址作为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历史见证,为研究德州运河史、交通航运史和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